第629章 唐王的许诺
大唐:武神聊天群 by 宁心静气
2025-7-14 00:09
若是这耧车的播种效率真有那么高的话,大唐的农业,将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要知道,之前的手工播种,效率低下不说,还非常的浪费种子,更重要的,长出来的作物层次不齐,互相之间,争夺养分,成长的也不是很好。
而耧车的高效播种,大大的提高了播种的效率不说,作物将来成长出来,没有了那种层次不齐,互相争夺养分的情况,收成无疑也会好上许多。
之间的曲辕犁,大大的提高了土地的开垦速度,而今,又有了这高效播种的耧车,只要这两件农具在大唐境内彻底的推广开来,农业的发展,将会有超大幅度的提升。
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意义非常的重大。
想到这些,唐王的心绪之间,隐隐有了些期待。
自从他登基以来,很是重视农业的发展,在农耕上面,投入了许多的精力,多年的辛苦,方才使得大唐可以支撑起这数年的南征北战。
990如今,这耧车的出现,无疑,又可以极大的推动农耕的发展,大大提高粮食的产量。
只有粮食产增加了,国库才能充实起来,百姓们手中有了余粮,他才可以安然无忧的继续他后面的计划。
比如说,西征吐蕃,东征高句丽。
而这一切的前提,便是国库充实起来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,一个西征,还需要向面前这混小子开口。
思绪飘飞,许久的时间后,唐王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,望向唐峰的目光中,满是赞许之色。
“混小子,你是我大唐的大功臣!”
说话的时候,唐王的脸上,有些自豪。
很多的时候,他不只是将唐峰看做一个臣子,更是看做女婿,看做半个弟子,而今,看到这个年轻人做的这一切,他发自内心的为其自豪,更为自己有着精准的眼光而自豪。
当初,唐峰在微末之间,是他发现了唐峰的不凡,为其报名长安大比,从此,唐峰开始了他开挂的人生,数次北征大胜,覆灭了大唐北方的祸患东突厥,为大唐开疆拓土,军事上,能力非凡,已然成了大唐军中最耀眼的新星。
然而,这个年轻人让他震惊的远远还不止如此,曲辕犁和耧车的出现,更是奠定了大唐未来昌盛的基础。
这等功劳,比之开疆拓土,也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一个国家,有着深厚的底蕴,那才是真正的强。
穷兵黩武,路是走不远的。
“为陛下分忧,乃是微臣的本分。”
唐一片淡然,拱了拱手,掷地有声的回应道。
旁边,荣德全看着唐峰,光中,也满满的敬佩之意。
作为唐王身边人,荣德全清楚的知道,如今的大唐朝廷,陛下最为看重的,不是长孙无忌,李靖这等国公重臣,而是眼前这个年轻人。
虽然说,这个年轻人,在官职和爵无法与那等开国功勋相比,可并不是他的资历不够...,而是因为年龄的原因。
若非是仅仅十七岁的原因,他会将再次成为大唐史上最年轻的国公,甚至封王都并非不可能的事情。
“你之功劳,功在社稷,利在千秋,你一心报国,朕却是不能没有表示的。”
听得唐峰的话,唐王笑着点了点头,言语温和的说道。
只是,这等偌大的功劳,又该如何的赏赐呢,唐王不由的有些头疼。
这一刻里,他甚至有心想要直接晋升唐峰国公的爵位,沉思了片刻之后,又强行按下了这等蠢蠢欲动。
如今大唐的国公和郡王,无一不是跟随这他打下李唐江山的老一辈,年轻一辈里,别说公爵,就是...侯爵,也只有眼前这个小子。
若是就这么封了国公,又该置那些.........老一辈的开国元 与何地。
十七岁的公爵,听着实在有些儿戏。
爵位不能提升,又不能只赏赐些金银珠宝,他知道,唐峰可是一点都不缺钱的,思来想去,还是得在官职上想办法。
可是,前些日子,刚刚封了民部侍郎的职位,如今,又该如何提升呢。
唐王站在那里,看到唐王思虑的样子,便是猜到了这位…君王在想些什么。
“陛下,微臣身为唐人,为陛下,为百姓做些事情,乃是理所应当的事情,臣不求陛下封赏。”
唐峰躬了躬身,淡然说道。
自古以来,华夏历史上,不乏那种…让皇帝赏无可赏的重臣将军,可没有一人的结果,是好的。
当一个人赏无可赏的时候,那剩下的,就只有罚了。
唐王是一代明君,有着偌大的宽容性,他不会担心功高盖主的问题,可是,他并不想因为这些事情,让君臣之间有了隔阂。
“你小子...”
唐淡然一笑。
“这样吧,前些日子,刚刚敕封了你民部侍郎的官位,今日再次提升,朝堂上总是有些说不过去,待你在民部熟悉上一段时日,朕便准了戴胄的辞官,这民部尚书的位置,便交给你了。”
停顿了片刻,唐王再次开口说道。
唐峰闻言,一下子还有些发愣。
民部尚书。
正三品的官职,而且,是极度有实权的官位。
曾经,当他得知民部民部的情况后,大概已经猜到唐王有让自己主张民部的打算,可是,这也仅仅只是他的猜测,毕竟,放眼六部,能够作为一部主官的,又有哪一位是简单之辈。
可这仅仅数日的时间,这位…君王便给了他这一番承诺,相当于,将这件事情敲定了下来。
在看自己身上,从二品的镇国大将军,正三品的民部尚书,怎么看,都显的有些恐怖了。
若是再加上他十七岁的年纪,那简直就是骇人听闻。
这样的情况,别说是在大唐,就算是放眼历史上,只怕这也是头一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