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7章 魏王获赏
大唐:武神聊天群 by 宁心静气
2025-7-14 00:10
果然,唐王李二在三天后,才召见了这些使臣。
而这三天里,李泰已经带着在长安的街道上逛了一圈。
他不仅让这些人见识到了长安内物产丰富,商业繁荣,还特意带人见识一番,长安才子的文采风流。既让人见识到如今的大唐是多么的繁荣昌盛,也不忘时时彰显大唐的国力。
而逛了几天后,这些使臣都对长安的繁华,有了一定的认知。对于反复听闻的唐国公,更是充满了兴趣。
那些柔软的纸张不知道是怎么造出来的,触之肌肤也不觉难受。
还有那样透明的琉璃,竟能做成各式各样精致的器物,数量还不少。
闻着花香各异,各有特点,却只有一小琉璃瓶装着的香水,也是让人心向往之。
不说这些新奇的玩意儿,这位唐国公还是位骁勇善战的将军,许多关于他的英雄事迹,他们这些天常常能够听到。不过这人也是真奇怪,有刹帝利那般的军事与政治才能,却还如吠舍一般,从事着商业。
或许这就是大唐的风俗不一样吧。
印度的种姓制度,让些人的等级观念,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,反而比大唐的更要严重。大唐至少开科举,多多少少有些寒门子弟受此恩惠,能够有机会改变自身命运。
而且无论何时,朝廷总是重农业。农业才是根本。
更何况,如今有唐峰的桃山书院,打压士族,之后会有更多的寒门子弟,通过自身努力,出人头地,改变命运。唐王李二在大明宫中,接见了戎日帝国的使臣。
这些人个个包着头巾,蓄有胡须。
唐王李二见多了外族人,本身也是沉稳大气的君主,十分淡定的等人行了礼,而后赐坐。由于是魏王李泰负责接待的,唐王李二便直接把他也叫过来陪坐。
“诸位来使,远来是客。既然到了大唐,便四处看看,也领略一番大唐的风土人情々」。”唐王李二开口说了些场面话。
“大唐皇帝陛下,多谢招待。这些天里,您的儿子王爷殿下带领我们见识了大唐的繁华。我们深感荣幸。大唐实在是太好了,好多东西,我们都没听过,也没见过。”
那些使臣听了翻译的话之后,连忙起身行礼,恭敬的回答。
当然了,他们说的话,唐王李二自然听不懂,不过还有翻译在,倒是不用担心语言不通带来的麻烦。
那些戎日王排遣的使臣,这些天里,也搞明白了,如今统领大唐的,已经不是称作秦王了,而是大唐皇帝陛下。他们本就是因为戎日王喜欢大唐的风俗文化,对大唐颇为向往,所以才来到这里的。
如今自然也要尽心表达戎日帝国交好的诚意。
“这些都是我们的戎日王特意准备,献给大唐皇帝陛下的礼物,还请不要嫌弃。”一直开口的,似乎就是主要负责此次出使的人。
话音刚落,便有人捧着诸多的礼物上来,翻译便指着那些礼物,开口解释。这些礼物看起来都很贵重,不然也是北印度当地的特色,决定算得上有诚意了。
当然了,他们既然能长途跋涉的带着来大唐,若是普通平凡的东西,岂不是白费了这番辛苦。“这几位是戎日帝国的婆罗门教育佛教信徒,特意前来大唐,拜会大唐皇帝陛下。”
有几位站起身,向唐王李二行礼。
唐王李二这时候才认真的看了几人一眼,虽说服饰风格大致一样,这几人却都带有些宗教色彩的特别之处。之后,那使臣有代戎日王,向唐王李二问好,有说了些愿两国友好往来的话。
唐王李二也就给面子的是不是应和两句。
大多情况下,魏王李泰把自己来这里的作用,发挥的很好。
大方得体的与那些使臣交谈,不至于让对方没面子,也不至于劳动唐王李二亲自与那些人你来我往的说话。见李泰侃侃而谈,却不显半分的啰嗦与讨好,反而尽显大国的气度,礼仪周全。
这般倒是显得李泰善解人意。
尽管全程十分照顾那些使臣,却也是没有半分堕了大唐的威名。唐王李二又儿子代劳,乐得在一旁悠闲的听着。
魏王李泰这一次表现的很好,唐王李二很满意,自然就会得到奖赏。而刚刚离京才几天的太子,听到这个消息,气得差点向直接掉头回京了。。最后还是身边的人好言好语的劝下了。
“`。殿下,冷静啊,殿下!”那人拉住李承乾。
“如今不过是魏王办好了差事,故而陛下有所赏赐,也是情理之中,亦是我们之前的预料之中。殿下实在不必因此气急。要知道,这也许正是魏王那边的谋算。”
李承乾又不是傻,自然明白。
只是明白归明白,他却还是咽不下这口气。
凭什么他想要做什么,就都是错,得到的就是父皇的责骂与惩罚。而李泰却是屡屡得到父皇的奖赏。
他们又把他这个太子放在哪里?他这才刚离开京城多久?
李泰便又办好差事,得父皇嘉奖。那之后那岂不是时时都不得安心?
有魏王李泰在,他这个太子,终究不够安稳!李承乾心中也有些怨恨唐王李二。
怨恨他不再偏爱自己,反而越来越看重魏王李泰。若非如此(的了好),那些朝臣又怎么会拥护魏王?
有她这个太子在,却还是会有那么多的朝臣站在魏王身边,不久是因为唐王的偏重,他们便也梗着更加的重视魏王了吗?
“本宫知道!”
李承乾闭了闭眼,努力平息自己的怒火。
他知道自己现在不该生气,而是应该快点赶路,早点到泰山后,给父皇去信。也好时时提醒着,让父皇记得她这个太子,也让朝臣都记得她这个太子。不然的话,只不过平白气着自己,却与当前的局面毫无益处又。
不然的话,只能是让魏王达成所愿,越来越占据优势。
“殿下既然知晓,便还是平复心情,莫要气坏了自己的身子才是啊。此去泰山,还需要写时日,太子也可沿途看看民生,来日写信告知陛下,陛下必定高兴。”